即使船東的權力正在減弱,個人行為在航運業中仍然很重要。然而,今年的決定性時刻來自歐盟,它通過採取切實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已取代國際海事組織成為該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力量
個人的力量正在減弱,這一直是本次年度航運影響力排名的一貫主題。
脫碳和數字化的主要挑戰需要集體行動和航運業作為綜合全球價值鏈的一部分協同工作。
然而,我們還沒有到那一步——今年的勞合社 List Top 100 描繪了一個在轉型中苦苦掙扎的行業。
監管機構、金融家和客戶正在迫使該行業做出改變。無論規模大小,個體行為者在這種情況下決定自己命運的能力越來越有限。
然而,與以往一樣,這份對海洋空間影響力和權力的年度評估發現了一群堅定的推動者和推動者,他們以獨特的天賦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放肆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中航行。
合作可能是開啟更可持續未來的關鍵,但個人行動在航運業中仍然很重要,即使該行業的權力基礎每年都在這個列表中發生明顯變化。
船東不再做主的標題並不是新消息。一段時間以來,貨主的期望一直在推動決策,而資金和貨物的流動既是胡蘿蔔加大棒,也是通過對投資擱淺資產的謹慎所有權格局來推動變革。
在每日頭條新聞中不會立即註意到權力的變化趨勢——但從一年多的時間來看,在整個行業中,模式開始出現。
隨著碳強度指標和歐洲排放交易系統等新法規的出台,船東和承租人之間的對話性質必鬚髮生變化。
與未來某個時候的潛在碳價格前景相比,激勵船東和承租人分擔創建更高效供應鏈的責任在排放方面的影響更為直接。
2022 年,該產業仍處於進化而非革命的階段,但今年的百大企業意識到,商業模式必須進行調整。
大多數這種變化的自然結果將越來越多地挑戰在過去一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主導航運分散商業模式的中型私營實體。
今年的名單中明顯沒有一些名字,而且無論是公共還是私人結構,名單頂部的總體趨勢顯然是朝著規模化運營方向發展。
對航運業的貸款已經開始取決於船東滿足銀行的環境、社會和治理標準的能力,並且隨著網絡接近大量漂白的定位聲明,將越來越難以逃脫審查需要實際的進展而不是空頭支票。
現在的現實是,您可以看到兩個航運業:那些試圖運營現代化、高效船隊的公司;以及那些在法規強制他們之前不會做出改變的人。
航運脫碳的雄心是真實的,但評估今年排名的編委會成員試圖將重點放在行動而非承諾上。
這就是為什麼將 2022 年的最高職位分配給 歐洲機構 取得了僅在幾年前不可想像的成就,並將航運業拖入其碳市場。
這不再是爭論的領域;現在這是一個法律責任問題。
將航運納入 ETS 將在合規方面對該行業產生切實影響,但這一航運政治分水嶺時刻的更廣泛意義在於,它向區域監管機構表明,你可以為境外污染定價。
作為對準備修改其氣候目標的國際海事組織的適時挑戰,歐盟理事會、委員會和議會共同達成了一項令人印象深刻的協議,該協議將決定該行業以及其他行業的近期未來。
他們有效地向世界展示瞭如何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目標來減少海洋溫室氣體排放。
除了歐盟已經取代國際海事組織成為航運業最具影響力的決策機構的頭條新聞外,今年的榜單上還有許多熟悉的名字,每個名字都在努力平衡脫碳的長期過渡與更多2022 年一切照舊的直接挑戰。
戰爭、通貨膨脹、流行病和仍在平息的供應鏈危機等經濟逆風削弱了對今年取得進展的更為樂觀的預測,尤其是在中國。
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正在加劇,經濟放緩背後隱藏著更大的風險。在許多方面都依賴於這個巨大市場的航運業應該引起注意。
嚴厲的封鎖和不景氣的房地產市場被視為影響該國經濟的最大因素。兩者都是嚴厲監管的結果。
儘管 萬敏、苗建民,中國國有企業集團中遠集團和招商局各自的負責人,在 2022 年 100 強榜單中排名第二,他們共同代表的影響力並不完全是他們希望獲得認可的同類。
僅憑它們的龐大規模和在航運業的影響力就具有重大影響力,這也是這兩家巨頭多年來成為我們前 10 名的主力軍的原因。然而,今年的定位也反映出北京的政策如何繼續對全球航運業的命運產生關鍵影響。
北京對最近的內亂採取嚴厲措施,以抗議嚴厲的新冠病毒措施,這表明政府不太可能很快改變政策。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航運的進一步中斷肯定不會被忽視。
此外,美中爭奪霸權和不斷升級的台灣戰爭言論,以及中國的國內外政策為全球航運增添了一層深層次的不確定性——這將成為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
當然,這些只是塑造 2022 年 100 強的一小部分故事。
在其他地方,Lloyd's List 包括一些熟悉的面孔和仍在行業中留下自己印記的老手——還有一些不太熟悉的人,無論是來自通過技術和創新擾亂航運的新一代,還是來自那些度過了輝煌的一年或取得成功的個人過去 12 個月的頭條新聞。
女性代表也處於歷史最高水平,但仍遠未達到需要的水平。這份名單並不是對行業權力基礎的客觀排名,但它確實反映了仍然困擾其董事會的缺乏多樣性。
今年,我們的行業榜單中有超過25位女性,與十年前該年度排名剛起步時僅有兩位女性相比,形成了鮮明對比。然而,我們並不認為這種情況對於航運業或這份榜單來說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雖然我們注意到該行業的缺點,但今年我們年度突破名單中的一個新條目是不光彩的提及。該名單點名並羞辱那些因各種錯誤原因而登上頭條新聞的航運業人士。列入這里當然不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時刻。
( 來源: Lloyd's List 年度 Top 100 發現航運在轉型中舉步維艱 )
一百 - 第十三版 - lloydslist.maritimeintelligence.informa.com
第 13 版 Lloyd's List 的一百人,對航運業的影響力和權力進行排名,具有熟悉的角色陣容,有些可能不那麼熟悉,反映了下一代在行業中留下的印記。
然而,每個人都在努力平衡脫碳的長期過渡與 2022 年一切如常的更直接挑戰。即使船東的力量正在減弱,個體行動在航運業中仍然很重要。然而,2022 年的決定性時刻來自歐盟,它已通過採取切實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取代國際海事組織成為該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力量。
2022 年勞氏船級社:
1 - Ursula von der Leyen、Magda Kopczynska、Frans Timmermans 和 Adina Vălean,歐盟委員會
2 - 萬敏和苗建民 - 中遠/招商局
3 - Søren Skou 和 Robert Uggla - AP Moller Holding / AP Moller-Maersk
4 - Aponte 家族 - 地中海航運公司
7 - Eyal 和 Daniel Ofer - Zodiac Maritime
8 - 伊丹奧弗 - 東太平洋航運
9 - 約翰‧弗雷德里克森 - Fredriksen 集團
10 - Maria Angelicoussis - Angelicoussis航運集團
11 - Kitack Lim - 國際海事組織
13 - 拉斯穆斯·巴赫·尼爾森 - 托克
14 - 格里馬爾迪家族 - 格里馬爾迪集團
15 - 喬治普羅科皮烏 - Dynacom / Dynagas / Sea Traders
16 - 羅爾夫哈本詹森 - 赫伯羅特
17 - 傑里米·尼克森 - 海洋網路快車
18 - 麥可帕克 - 花旗集團 / 波賽頓原則
19 - Angeliki Frangou - Navios 集團
20 - 蓋伊普拉滕 - 國際航運商會
21 - Andreas Sohmen-Pao - BW集團
22 - 徐斌和張正華 - 交通銀行/中國工商銀行
23 - Melina Travlos - 希臘船東聯盟
24 - 姜錫勳 - 韓國開發銀行
25 - 吳福林 - 進出口 - 中國銀行
26 - Bing Chen 和 David Sokol - Seaspan / Atlas Corp
28 - 艾瑞克‧伍德豪斯 - 反威脅融資與制裁司
30 - 雨果·德·斯托普 - Euronav
31 - 喬治·埃科諾莫 - TMS 集團
32 - 亞歷山大·薩弗里斯 - 比利時海事公司
33 - 約翰娜‧克里斯滕森 - 全球海事論壇
34 - Chung Ki-sun 和 Ka Sam-hyun - 韓國造船和海洋工程
36 - 馬永勝 - 中國石化集團
37 - 科斯蒂斯·康斯坦塔科普洛斯 - 科斯塔馬雷
38 - 丹尼爾馬菲 - 聯邦海事委員會
39 - 亨寧·奧爾登多夫 - 奧爾登多夫航母
40 - Peter G. Livanos - GasLog / DryLog
41 - 埃萬傑洛斯·馬裡納基斯 - 資本集團
43 - 橋本武 - 三井商船線
44 - Emanuele Lauro 和 Robert Bugbee - 天蠍集團
46 - 彼得沃瑟 - PSA國際
48 - Jan Swartz、Michael Bayley 和 Frank Del Rio - 公主郵輪 / 皇家加勒比郵輪 / 挪威郵輪
49 - Lois Zabrocky - 國際海運公司
50 - 史蒂芬·科頓 - 國際運輸工人聯合會
52 - Tristan Smith 博士 - 倫敦大學學院能源研究所
53 - 尼克布朗 - 勞氏船級社 / IACS
55 - 凱瑟琳‧帕爾默 - 勞氏船級社/聯合國
56 - 李天璧 - 中國交通運輸部水運局
58 - Gary Brocklesby 與 Nicolas Busch - Navig8 集團
59 - Christian Ingerslev 和 Eva Birgitte Bisgaard - 馬士基油輪
60 - George M. Logothetis - Libra 集團
61 - 張國華 - 長榮集團
62 - 拉賈林加姆蘇布拉馬尼亞姆 - MISC
63 - 湯姆克勞利 - 克勞利海事
64 - 馬克傑克森 - 波羅的海交易所
67 - Bo Cerup-Simensen - Maersk Mc -Kinney Møller 零碳航運中心
68 - 麗貝卡·格林斯潘 -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
69 - Ann Fenech - 國際海事委員會
70 - 阿方索·卡斯蒂列羅 - 利比里亞航運和公司註冊處
71 - Uwe Lauber - 曼能源解決方案
72 - 克里斯汀霍爾斯 - 連續非執行董事
73 - 塞米勒米斯·帕利烏 - 戴安娜航運 / Helmepa
74 - Juliet Teo - 淡馬錫控股
75 - 恩斯特邁耶 - 托瓦爾德卡維內斯
76 - 馬克奧尼爾 - 哥倫比亞船舶管理公司 / 內部經理
77 - Mudit Paliwal - 達美公司控股
79 - Lynn Loo - 全球海洋脫碳中心
80 - 湯瑪斯威爾海姆森 - 威爾。威爾森控股公司
82 - 安德魯賴特 - 海員使命
83 - Elpi Petraki - 和 Despina Panayiotou Theodosiou - Wista
85 - 蘇丹艾哈邁德·本·蘇拉耶姆 - DP World
86 - 霍普希克斯 - 美國商船學院畢業生
87 - Christian Oldendorff - 擴大機和Reederei Nord
88 - Dorothea Ioannou - 美國保賠協會
89 - 諾亞·西爾伯施密特 - Silverstream Technologies
90 - 安德里安達西 - 摩根大通
91 - 伊麗莎白·蒙克·羅森舍爾德 - IKEA
92 - 蓋瑞沃格爾 - 鷹散航運
93 - 克莉奧佩特拉·杜姆比亞·亨利 - 世界海事大學
94 - Birgit Liodden - 海洋機會實驗室
96 - 阿萊西奧·拉羅莎 - 中糧國際
97 - 阿布杜拉法達拉蘇萊蒂 - 納吉拉特
98 - Rajesh Unni - Synergy Marine Group
99 - Nancy Karigithu - 肯亞航運和海事部
100 - 伊戈爾·通科維多夫 - Sovcomflot
(資源: Lloyd's List 的一百人,對航運業的影響力和權力進行排名)
也可以看看: Lloyd's List 的一百個集裝箱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