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管道、道路、海峽、航線和衛星構成了全球經濟賴以建立的脆弱網路。這些都是對全球供應鏈和現代生活極其重要的無形網絡,然而,只有當像烏克蘭或以色列這樣的戰爭威脅到這些戰略要點之一時,人們才會記住這些網絡。德意志銀行的研究揭示了全球經濟的五個弱點。也就是說,基礎設施無法被某種替代品取代,因此可能會阻塞全球供應鏈。
全球經濟中存在一些或多或少為人所知的脆弱性,例如台灣的半導體工廠、全球金融中心以及倫敦和巴黎地鐵站的0.5%可能阻塞半個網路。
但還有一些無形卻非常重要的網絡,例如10月10日芬蘭和愛沙尼亞之間海底天然氣管道和電信電纜遭到破壞,令人想起一年前北溪管道遭到破壞的事件。德意志銀行指出,2010年冰島火山爆發導致歐洲空中交通「停飛」一秒鐘,持續了8天。
烏克蘭和以色列都位於全球經濟的重要節點附近。
– 數據線: 全球高達99%的數位通訊以及高達10兆美元的金融交易,都透過海底光纜進行。目前,約有550條正在建設和計劃建設的光纜,總長140萬公里。德意志銀行解釋說,許多光纜的厚度僅比一個噴壺略薄。這些光纜很容易受到間諜活動、破壞以及意外損壞。
– 海底電力電纜: 電力互連使各國能夠從氣候較有利的鄰國購買更便宜的風能或太陽能,提高供應安全性並更好地管理需求。但是,它們可能會因破壞或意外而被摧毀。
– 天然氣管道: 歐洲的大部分天然氣供應都依賴管道。 2020年,該公司從俄羅斯進口了近401TP3噸天然氣,此後,該公司不得不依賴來自挪威的管道和進口液化天然氣。正如北溪爆炸所表明的那樣,這些管道很容易受到破壞。
– 石油管道: 世界上大多數輸油管位於歐洲和亞洲,始於俄羅斯。一條典型的輸油管直徑約50厘米,可輸送超過100萬公升(或每小時6300桶)的石油。相較之下,一桶石油每次只能輸送不到200桶。輸油管由鋼製成,並儘可能埋入地下。與天然氣管道一樣,它們容易受到損壞、地震和人為破壞的影響。
一些偏遠地區的鐵路和公路承擔著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的物資運輸,沒有其他選擇。例如,剛果和尚比亞的廣大地區是非洲最大的銅產地,鈷產量佔全球的三分之二。但將這些原料從礦場運送到納米比亞、南非、莫三比克和坦尚尼亞的港口,只有四條道路,而且路況很糟、交通壅塞。世界第一大大豆出口國巴西也遭遇了類似的情況。過去兩年,乾旱襲擊了重要的水道河流,凸顯了這些運輸方式的脆弱性。
連同好望角,海上運輸有8個重要的「海峽」。德意志銀行解釋說,如果除去多佛海峽,加上巴拿馬運河、土耳其海峽、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峽和霍爾木茲海峽,這8個海峽就是大英帝國「打開世界的五把鑰匙」。以石油為例,每年超過60%的石油供應是透過海上運輸,而霍爾木茲海峽是市場最重要的樞紐,因為全球五分之一的石油消費(以及三分之一的液化天然氣)都要經過這裡。霍爾木茲海峽最窄處僅33公里寬。
這些海峽很容易遭受封鎖、船舶碰撞或擱淺、海盜、恐怖攻擊、戰爭和漏油等事故的影響。
航空運輸依賴一個無形的空中走廊網絡,這些網絡可能因天氣、戰爭或異常事件而中斷,例如去年11月,西班牙領空因允許中國飛彈進入地球大氣層而關閉。今年,空中交通管制員的罷工給歐洲造成了重大交通問題,而戰後最大的空中交通封鎖發生在2010年,當時冰島火山爆發。
全球高度依賴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該系統使用約30顆地球軌道定位、導航和授時(PNT)衛星,向全球超過40億用戶發送訊號。但這些訊號微弱且易受干擾,據估計,如果GPS“停運”,光是美國每天的損失就將超過1400億美元。
(資料來源:https://www.moneyreview.gr/business-and-finance/125480/deutsche-bank-ta-aorata-diktya-poy-kinoyn-tin-pagkosmia-oikonomia-oi-5-adynamoi-krikoi/)